觉悟:超越死亡的奥秘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19 浏览:549次

第二章: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生命的真谛

第一节:本觉与生死

万物动静皆真,万物行藏不真。

世人随物而去,不知所往。

华严经》云:"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他就像大地一样,可以成为众生之父!" 阿含经》说:"佛是至真平等觉"。法华经》说:"得佛智慧,成等正觉"。它还说:"世尊非常难测。他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过一次,为了启迪众生而震撼了一切"。总之,佛法是开悟的原则和方法。

本觉是众生本来具有的清净心。这种觉悟的本质是无来无去,超越是非、善恶、清净、无为,一切自然而然!它与生俱来,不离不散,在凡间不减,在圣界不增。心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想无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乃至无意识,无......"。"远离十八界,以及世间的种种分别执着,没有一切名相的概念,真是妙不可言,无法形容!

本觉自性,如如不动,无缚无脱。不要带着不安的心去寻找它,不要带着解脱的念头去涉足它。起心动念,如隔岸观火;息心止念,亦是隔靴搔痒。意识心智皆无用,不知不思亦不可得。

本觉之体即是真性,也就是我们的真性。离妄即真,离乱即静,真静本体永存。三界平等,十方圆融,超越时空。正如《韩山子》所言:"吾心如秋月,碧潭澄明,无物可比,何以言之?"

本觉本无生灭,生灭却遮蔽了本觉!比如,天空本身没有云,但云却遮住了天空。生死的乌云来来去去,本觉的本性却岿然不动。妙湛--不动佛的总持,是世间难得的证悟。

正如《大乘起信论》所说,所谓 "觉",就是我们的心性本体离一切妄想妄相,如虚空般无所不在。一相的法界就是佛的平等法身,根据这个法身,就叫本觉。为什么呢?本觉为始觉,因为始觉所变现的境界也等同于本觉。[1]《了凡四训》卷三说:"真觉有二义:一者业境,谓真如实相等;二者能缘境界,谓无垢识,亦名本觉"。[2] 这就是说,真如实相实际上也是本觉。金刚三昧经-本觉品》也说:"诸佛世尊,常以一觉,转一切觉为阿那含。何以故?一切众生皆有本觉,常以一觉了知一切众生,故皆有本觉,了知一切众生皆空无生。" [3]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法身真如,人人共享,平等常袅在当下觉悟本觉并不困难。经云:"狂心若息,息即菩提!" 只需一个 "息 "字,便可一蹴而就!

否定了一切现象和概念,是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呢?而这个本质并非现象之外的东西!说到底,"言一物之不在 "的无言,还是在 "言 "中显现出来的;而 "言 "与 "筌",又早已在 "忘言 "与 "忘筌 "中使用了。所以,在否定的时候,你能看到没有被否定的 "力 "字吗?它是现成的,无需修炼,无需打造,无需寻找。当你在寻找它的时候,只要放弃 "寻找者",你就能看到它。

然而,当你真正领悟了本觉之后,它就不再被称为本觉了,而是被称为始觉。为什么叫 "始觉 "呢?这是指我们现在的 "不觉"。凡夫众生在无明之风中,在清净明澈的本觉之中,忽然现起不觉,背觉合尘,流入生死烦恼。正如《大乘起信论》所说:"所谓不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故不觉心起而有念。" 地藏经》云:"阎浮众生,起心动念,无非业力,无非罪业。" 正所谓 "无明不觉三昧妙,境界因缘六尘妙"。从此迷失本觉,造惑造业,枉受苦报。即便如此,本觉的本性并没有丧失或动摇。

I. 本觉如镜

本觉犹如一面虚空之镜,明亮、洁净、一尘不染,但在镜中却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景象。正如《大乘起信论》所说,本觉有四大义:

1. 空性之镜

心体如虚空净镜,不染外象,离念无念,离一切心境相,毕竟清净,无垢无染。论曰:"无物可显,非悟照之义"。所以,它不是靠修悟修照的功夫才如此,而是本来如此,无有造作,无悟无照,无一法可得。本来如如不动的觉悟就是这样,离心、离境、离一切相。何来清净不清净之说?离念之后,自心即能顿悟,进入真正的觉悟。

2. 灌顶之镜

即本觉真寂,不空不寂,如镜能照一切境界之相,但镜本身不出、不失、不坏,心体常住等。因为一切法都是真如本性的显现,真如本性是智慧之体,本体不动,具足一切无漏功德,又能熏习(即熏习之义)无量众生,成就清净妙智。由于本体无生,妙用恒沙,故称因熏明镜!

3、法出镜中

譬如拂去灰尘污垢,使镜子显现清净,这种清净与本镜的清净是一不是二。如果本觉之性脱离了烦恼障、所知障,脱离了心识和合,脱离了一切显现,恢复了完整的本来面目,那么它就是清净明澈的。

4. 缘起之镜

如镜拂尘,可照万物,为人所用。智慧的本性清净后,能够照见众生的身心世界,随心所现,成为外缘熏习的力量,使他人能够培植善根。

觉悟:超越死亡的奥秘

前两面镜子说明的是本觉 "中"(生死烦恼)的自性清净,后两面镜子说明的是本觉 "外"(无明业障)的出离心清净。本觉的自性本来清净无染,但对于生死凡夫而言,需要远离烦恼尘劳才能证悟,故曰 "离垢清净"。

消除自心的一切妄想和执着,就能证悟自心的本觉,即无量无边的智慧,清净微妙,不可思议。如此,便能觉悟众生,无有疲厌。镜子虽然尘封千年,需要静下心来勤加擦拭,但只要污垢尽去,光明显现,就能光照天地。无论功能如何,镜子始终不变,所以说本觉如镜。

二、生灭如尘

这种意识就像一面镜子,生死就像镜子上的灰尘,除了遮挡镜子的光芒,更体现了镜子光芒的巨大价值。如果从来没有尘埃,或者尘埃被彻底扫除,镜光的妙用就没有了参照系,也就失去了镜光之名。正如《起信论》所说,"不觉 "指的是不能觉悟真如本性,由不觉之心的生起而出现妄念,妄念没有自己的固定形态,也不离开意识的真如本性。就像一个人迷失了方向,是因为方向而迷失了东西;如果离开了方向,就没有什么迷失可言了。众生也是如此,因为有本觉,所以说迷失方向;如果离开了本觉,那就没有什么不觉可言了。因为有不觉的妄心,此心能知名、能知义,名、义有真觉,离开了不觉的妄心,就没有真觉的自性可言。[4]

在无始无终的时间长河中,人生几十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在短暂人生的现实中,一切努力也如尘埃,瞬间飘散。且不说妄念纷飞,心念流转,千头万绪,究竟能为我们留下什么呢?肉身的终结不就是 "尘归尘,土归土 "吗?不仅肉身之死如烟尘消散,我们活着的时候,不也只是一片黄土吗?谁能把握生死自在,谁又能生而不死?

身体如此无常,我们的心也不例外,也如空中飞舞的尘埃,动荡不定,没有起点,没有归宿,没有方向,没有依靠!每一个念头的生灭,都如尘埃般生生不息。这真是 "随物冥冥,不知归处!"

所有生死凡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不过是镜面上的尘埃,无论如何努力,最终都会消逝得无影无踪。然而,生命的真实却不止于此。拂去尘埃之后,便是揭开生死之谜的时刻,而这个契机随时都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即使到了生死关头,依然是返本还原觉悟的最佳时机!

因此,佛教临终关怀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帮助临终者认清生死的真相,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解脱生死痛苦的绝佳机会;二是通过死亡的契机,直接觉悟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觉性,从此开启生命绝对自由的极乐之门。即使我们还没有面对死亡的考验,我们也非常有必要关爱自己的生命,了解并领悟自己生命的真正内涵--本有意识,这一点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对临终者的关爱。

III. 生与死是本源的觉悟

生死本是觉悟!生死与本觉都是自性清净心的完美体现。自性清净心有 "真如 "和 "生死 "二门,本觉(真如门)与生死(生死门)同时并存,互不干扰。真如意识是 "不生不灭 "的真我。它与 "生死 "密不可分,是生命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然而,我们很难用有限的语言描述它的内涵,也无法用苍白的文字描绘它的本来面目。

因此,对于不明白这一觉悟的人来说,生与死是孤独无依的,是痛苦可怕的,是无能为力的。而对于真正领悟的人来说,生与死就不会显得孤独无依,甚至是生命的一种多彩庄严,是生命活泼可爱、弥足珍贵的完美点缀!

天台宗哲学》中说:"比如,在死亡问题上,人们普遍认为死前有生,把生与死联系起来看,不希望死,而希望追求生命的不朽(不死的生命)。然而,这并不是真正实现永生的途径。只有舍弃生死,超越生死二边,才能不生不灭(不朽)。换句话说,只有实现生死合一,才能把握永恒。如果要否定,就必须否定生与死;如果要肯定,就必须肯定生与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看到永恒。更积极地说,死和生都是同样永恒的活动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在生与死中开悟。了生死论》云:'生死二法,是一心之妙用,有无二道,是本觉之真德;故生无来,死无去,妙无来,真无生,圆无去,大无死,生死一体,空有不二'"。[5]

这真的很奇怪!站在生与死的一边,看不到真正的意识;站在真正意识的一边,看不到生与死。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却能如此和平共处。正如手掌抓不住虚空,虚空也抓不住手掌,但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互不妨碍。

这真的很奇怪!本觉没有 "能觉 "和 "所觉",它就是它自己,毫不动摇,从来没有形象,没有感官知觉,没有是非判断,也没有污秽或清净之相。但它并不是意识所能觉知的 "无"。

这真的很奇怪!众生原本就拥有这种本觉,它就像滋养我们生命的空气一样,与我们同升同栖,不离不弃。然而,我们却没有机会面对它,没有办法认识它!我们听不到它的声音,看不到它的面容。

真的很奇怪!生、老、病、死、愁、苦,原本是那么神圣而庄严!为什么每个人都难以觉悟呢?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贪恋生命的人,反而对生死产生了恐惧,不知道谁才是贪恋和恐惧的人?

真的很奇怪!生死不会危及我们,烦恼不会玷污我们;涅槃不会保护我们,菩提不会褒奖我们。相反,我们受到了危害和玷污,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保护和褒奖,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精进不息,奋斗不息!

这种觉悟与生死紧密相连,却又与生死无关。所有生死中的众生都同样拥有它,但却没有人能够认识或掌握它。生死之苦完全是一种梦幻般的误解,完全是一个精致的谎言。因此,诸佛菩萨苦口婆心地劝诫我们,要从生死苦梦中醒来,安住在本觉的清净庄严中!

--------------------------------------------------------------------------------

[1] 见《大正藏》,第三十二卷,第 576 页,中。

[2] 见《卍续藏经》,第 34 册,第 720 页上部。

[3] 见《大正藏》第 9 卷第 368 页中。

[4] 见《大正藏》第 32 卷,第 577 页上。

[5] 见《世界佛教名著译丛》第 60 卷。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北京代放生协会 北京代放生协会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