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无量寿经》的神奇境界:德水宝池之美妙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08 浏览:466次

无量寿经》的功德水宝池

"若诸菩萨及声闻人入宝池者,欲令池水没其足时,即令池水没其足;欲令池水没其膝时,即令池水没其膝;欲令池水没其腰时,即令池水没其腰;欲令池水没其颈时,即令池水没其颈;欲令池水灌其身时,即令池水自然灌其身;欲令池水还其身时,即令池水还其身; 欲其至颈,则其至颈;欲其灌身,则其自然灌身;欲其归身,则其随时归身。冷暖调和,自然而然,开心窍,悦身体,去心垢。澄澈洁净,纯净如无形,宝砂映深浅。波浪来回流淌,与他相浸润,安详而缓慢地流逝,没有丝毫迟滞。波涛无限自然妙音,如来应化众生闻。他们听到了佛音、法音、僧音、寂静音、空无我音、大悲音、般若波罗蜜多音、十力无畏法音、一切通智音、无为音、不起不落音、无生忍音、甘露灌顶音等诸法妙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好,请看这一段。这是描述七宝池八功德水的不可思议之妙。极乐世界的菩萨和声闻,如果想进入七宝池沐浴--有这么多声闻和菩萨在沐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 有的菩萨希望水浅一点,就是不要到脚后跟,水自然会随着他的意志充满,不会到脚后跟那样子;如果希望水深一点,到膝盖的深度,水自然会随着他的意志充满。如果他希望水再深一点,到膝盖的深度,水就会到膝盖的深度;如果他希望水再深一点,到腰部的深度,水就能够到腰部--水位。只要你心念一动,水就会跟着你的心念走,没有任何时间差,它会立即实现你的愿望。如果你想让水到你的脖子和颈部这个地方,水就能到你的脖子和颈部这个地方;如果你想让这水能够从上往下冲淋和浸泡你的身体,这水就能到你的头上从上往下浸泡--冲淋。所有这些都是你的意念运动的结果,水能够按照你的意愿显现出来;所有这些都是法尔自然。如果水已经到达你的头顶然后是水的温度,你也可以进行调节。如果你想让这水稍微凉一点--稍微凉一点,它就会稍微凉一点;如果你想让这水--你想洗个热水澡--稍微热一点,它就会稍微热一点!水也自然而然地随人的意愿而变化。这里的 "自然和随意 "还包括什么?你一个菩萨,在里面可以为所欲为,真是不可思议,但也可以理解。现在里面有很多菩萨,只有一池水,一池水可以装下所有菩萨的愿望。你让这个菩萨认为水在脚后跟,让那个菩萨认为水在脖子这个地方,这两个菩萨感知到的水都能满足他们的愿望,但这只是一个水池--也就是在一个水池里。这就更奇妙了:一池水可以满足同一池中所有沐浴者的愿望,包括温暖、寒冷、深浅,但它是同一池水。

同时,这水不仅可随心所愿,或浅或暖或冷,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好处,能让沐浴者开悟,显露神识,悦纳法性。这不是普通的沐浴。这种 "开悟和喜悦 "来自于它 "去除心灵的污垢 "这一事实。心垢就是我们的烦恼,而沐浴能去除我们的烦恼。烦恼就是我们的见惑、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当八种功德之水洗净了我们的烦恼和心垢之后,我们的地藏本性不就会显现出来吗?当这种德性显现时,不就充满了法喜吗?无明已破。所以,这水是帮助我们修持佛道的极好增上缘。当你用这水沐浴时,它非常纯净、明亮--因为它是珍贵宝藏的液态表现,所以它非常 "纯"--纯净、干净。它有多纯净呢?当你看着它时,你看不到水,但水底的宝砂--池底的宝砂--更深的底砂,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此外,底沙也是七宝显现的沙的状态,也有光和色。底沙的光和色与池水的光和色,以及池岸上宝物的光和色相互辉映。这种透彻的光照--因为水的纯净,再深的池底也能被照亮--"没有照不到的深度"。这也显示了佛心的澄明程度,这种开放的特性。所以真正的大修行者,你可以说--为什么叫君子坦荡荡--没有隐私。我们一般讲隐私,当一件事情你不能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你害怕别人知道,这本身就有它的黑暗性。如果你有一颗阴暗的心,它所表达的水也是阴暗的,它不会照到水底--它怕人照到水底。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这种 "宝沙映澄澈,无有不照深 "的境界,表达的是一种非常透明的心灵,没有任何污秽和黑暗。

好,让我们来看看水的表情。这水是一朵微波--"微波"--正在 "回流"--转动、旋转。在回流的过程中,波浪 "相互浸润":波浪似乎以一种非常亲密的方式相互浸润。然后,水显得非常平静,这种平静指的是一种冥想状态--伟人的状态。如果佛陀从禅定中走出来,那就叫做在宁静中升华,所以这水也有一种佛陀的成人之相。它很平静,就这样流淌着,没有那种急促,所以叫做 "不迟不疾"。水的速度是适中的--中庸之道,不疾不徐。这种 "平缓而过 "给人一种冥冥之中的喜悦感;它是平缓的,但并不是固定在那里,它仍然在缓缓地流淌。

然后,水波涌起,相互倾轧,可以发出无穷的声音。由于这水是由各种宝物显现出来的液态,不同宝物激起的声音也不尽相同。这些声音也是不可思议的,是不生不灭、自然显现的。那么,这些不可思议的声音就可以随着在宝池中沐浴的人的想法而产生:如果他想听海浪的声音,他就能听到,就像千万种声音组成的交响乐;但如果他不想听,就根本没有声音。换句话说,它是根据即将出世的人和正在沐浴的人的不同愿望而实现的。

走进《无量寿经》的神奇境界:德水宝池之美妙

其实,这些 "妙音 "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而是整个佛法--藏、通、别、圆。三十七道品、大小乘的经法,都在这声浪中展现出来。因此,这些浴者或闻 "佛音",或闻 "法音",或闻 "僧音"。这就是三宝之音。闻 "三宝音",则回光返照,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种对佛、法、僧三宝的忆念,就是回归自性的忆念。闻三宝音,再闻第二小乘的法音--"即寂灭音,即空无自性音"。小乘,破人我之空。或大乘菩萨法音: "大悲音",无缘大悲音,同体大悲音;"波罗蜜音",到彼岸音,大乘六波罗蜜乃至十波罗蜜,乃至无量波罗蜜法音。或者是佛果地上的法音,也就是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的法音。

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基本佛教常识。佛的十力是佛的十种智慧力。第一种是知有知无的智慧,即知因果。"知是",即你修这样那样的因,必然会得到这样那样的果。修善因,必然得善果,这就是 "正位"。什么是 "非处"?你造了十恶业上天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修的十恶业不是升天之因,是三恶道之因。所以,你造了十恶业不可能升天,这就是非处。诸佛菩萨能够知道这种因果情况,这就是所谓的知是非处智。二是了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的智慧,是了知众生三世轮回中各种因果的智慧。三是了知一切禅定和解脱三昧的智慧,即佛陀了知一切修行者所修的禅定是世间禅定还是出世间禅定,这种禅定能得到什么样的果位,或者能堕入什么样的地方。第四,了知众生诸根上下的智力,即当我们了解了佛的十力,一方面对成佛有一种向往、赞叹、憧憬;另一方面,特别是对净土法门的他力救度,如果我们对佛的十力有深刻的了解,我们依靠弥陀救度的信心就会增强。我们很多人在念佛法门能不能往生的问题上,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讲力量、讲功夫,他完全忽略了阿弥陀佛的那种十力。如果一个人对弥陀的十力有深刻的理解,那么他的信心就会很坚定,他就能够心安理得,知足常乐。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经常去了解佛国果位的功德。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读一读《华严经》,《华严经》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佛陀果地的功德。

"无畏 "即四种无畏。佛陀会说:"我已证得一切种智",说这句话时没有恐惧;佛陀会说:"我已穷尽一切烦恼",说这句话时没有恐惧;佛陀会说:有些法教会阻碍道路--阻碍成道,对此做出决定时没有恐惧。佛陀会说,有一些法教会阻碍道路--阻碍成道,对此做出决定并不畏惧;佛陀会说一些能够成就三界苦道的正法,对此做出决定并不畏惧。这就是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即佛有十八种功德。主要从身、口、意,这种精进、念、慧、解脱的层面,讲佛有十八种不共法。讲的内容很多,大家可以看看《大智度论》中对这一段的描述。这是池水,讲的是佛果地上的功德法音。接下来是 "智慧音",即智慧之音。这 "智慧音 "代表的是证得这种智慧的三贤位菩萨的音声。三贤位分别是十住、十行和看看这些 "如是音声",涵盖了佛法的全部内容。然后,所有这些都可以根据沐浴者的根性、欲望和愿望而显现。沐浴者听到这些声音,就能与自己的根性和愿望相契合,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就能理解这种声音的法义,就能与涅槃的实相相应,就能马上进入涅槃。所以,这些音声,如果没有发菩提心的众生,一听就能发菩提心;如果是初果的众生,一听就能证得二果;如果是初地菩萨,一听就能证得二果。他能得到相应的法益,因此法喜充满,"欢喜无量"。那么,听到这些法音,就随顺了真如实相的意义。真如实相表现为随顺清净之义、随顺无欲之义、随顺寂静实相之义。听闻此音,即进入清净无染的境界--欲界、无为界和寂静实相。然后,进入佛、法、僧三宝、佛的十力、四无畏、不共法的境界,遵循这些三德菩萨所行的道路。好了,在这些声音中只听到了佛法的妙音,他没有听到痛苦的声音。所以,这些声音不表达地狱名、饿鬼名、畜生苦,也不表达任何其他恶名--都不表达。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净的呢?因为它没有不好的、不令人满意的事实,甚至连名字都听不到;它是干净的。只有佛法自然显现的欢喜声,只有让人善根显露、法喜充满的好声音,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被称为 "安乐"--它有自己的安乐特性。

让我们来看看这水的功德。首先,水温可高可低,深度可深可浅,洗澡的人可以随心所欲,水能讲经说法。其他经典中也有这样的表述:沐浴后,沐浴者坐在莲花上,自然风再次吹来,非常凉爽,然后他或思考,或诵经,或宣讲佛法,都能得到佛法的益处,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开悟。因此,沐浴后,他能增进佛法。然后通过这水的表达--你看这水是一个无情的东西,但它居然能做这种奇妙的事情,所以你认为这水是普通的水吗?那么通过这个水,这个往生者就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佛水,或者叫水佛,这是佛的一种示现,它有佛的三身四德的作用。这就表达了阿弥陀佛的因缘--他曾发愿 "一切皆成佛"--通过这八功德水的三种妙用,表达了阿弥陀佛的因缘。当法藏菩萨发完四十八大愿,自然成阿弥陀佛时,西方极乐世界的万物也就成佛了--"皆成佛道"。也就是说,正如《华严经》所示,"有情无情,皆悉成就一切种智",无论有情无情。因此 --2009年8月,大安法师在东林寺第二届净土文化培训班上的开示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北京代放生协会 北京代放生协会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