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之光:九十五年历史长河中的一次圆满之旅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09 浏览:430次

方丈禅修第 95 年圆满日大师开示

(I) 960819

佛陀有十个称号,即 "祈请主"、"正遍知"、"开悟具足"、"善如来"、"世间明"、"无上圣"、"和合丈夫"、"天人师"、"佛 "和 "世尊"。

禅修之光:九十五年历史长河中的一次圆满之旅

"调 "的意思是调整;"御 "的意思是控制、掌握。这两个词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 "管理",如企业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就企业管理而言,管理企业有方法、有计划,而企业的根本--人,必须先管理好。要了解公司中每个人的智慧、德行、性格,然后才能对他们进行管理。其次是财务管理,一个公司如果不懂得财务管理就会垮掉。人事、财务管理好了,最后才能谈 "经营管理",这些都做好了,公司才会有好的发展。除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现代人还讲 "情感管理"。实践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情绪管理,对自己情绪的管理。现在我们不仅讲 "情绪管理",还讲 "调夫",它涵盖的内容更广、更实用,就是对心灵的管理、对心灵的调节。我们要达到哪种状态才能很好地管理心态:有好的念头,有不好的念头,有杂念,没有念头......?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调心使不起念,调口使无过,调身使无犯"。我们要调整和管理好自己的心态,不要随便起一个念头,"心不起",能做到吗?第一要有智慧,第二要有决断力,第三要有觉察、觉悟、觉悟的能力,这些能力都具备了,才能做到 "调心不起念"。不贪、不嗔、不痴、不慢、不疑、不邪见、不昏沉、不散.......。全在一个 "调 "字。如果有了妄念,这个心就成了贼,让强盗、土匪来偷你的清净功德。在平时,我们调心只调善念,不调妄念,不调杂念,不调恶念;在禅堂里更进一步,不但恶念不起,连善念也不起,因为最高境界是 "无念",无念、无住、无为、无相、无作,如《圆觉经》中 "无作止息任灭 "四相。只要有观想,就是 "行",就是方便。无论是修空观、修假观,还是修中道实相观,"观 "就是 "行"--意念、起心动念,都要 "调"。所以 此心是什么?此心有体、有形、有用,具有体、形、用三大形态。何谓 "体"?禅宗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一切法还原为自己的清净心,还原为自己的本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所谓 "实相",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是真实的、清净的、明显的,不是用意志造作出来的。什么是真实、清晰、明显呢?凡是思想的东西都不是实有的,有生就有灭。"现实就是我们的本源意识,它就是它的本来面目。"除了空寂,我们的心还要清明通达,能够当机立断,想动就动,想静就静。因此,要保持空、明、悟的境界,我们就要在这里下功夫。

--------------------------------------------------------------------------------

(ii) 960826

"诸佛如来,本因缘生,皆依净觉圆照,永断无明,方成佛道"。觉性最为重要!地藏王的心境永远是 "灭"、"不动 "和 "觉"。灭 "是指化解一切烦恼,也就是调心。在心上下功夫才是真正的佛法,而不是方便法门。禅堂中最重要的是 "和心不乱"。

"口无过失",就是不犯恶口、两舌、妄语、色口四种过失,时时检讨、反省、管理、控制、调伏自己。在《金刚经》中,佛陀告诉诸菩萨:"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我们是否降伏了自己的妄心、无明心、颠倒心、邪淫心、贪嗔痴慢疑心呢?降伏就是调节,就是管理。第三,调伏身体,即 "调伏身体,不犯威仪"。最重要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则身业清净;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亵渎,则口业清净;不起贪、嗔、痴、慢、疑、邪见,做到一念不生,则意业清净。"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一切法教皆是对治。要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都需要管理和治疗。

先生们,生死事大!什么是生死?一般人认为,婴儿从母体出生就是生,一口气不来就是死。其实,心念的生灭就是生死。一个念头来了,就是生;下一个念头又来了;上一个念头灭了,下一个念头又生了。佛经记载,我们每天有 8.4 亿个生灭,也就是 8.4 亿个念头。白天有念头,晚上在生灭中做梦,都是妄念;即使不做梦,也是昏昏沉沉,昏昏欲睡,痴痴傻傻。如果懂得调心、调口、调身,使这个心达到寂静的境界,那就叫 "大觉世尊"。此 "空"、此 "明"、此 "灭"、此 "觉 "即是无上菩提。

菩提是我们的觉性,是清净心、真空妙有心、无为无住心、慈悲心、平等心、不动心。在禅堂里,最重要的是不要欺骗自己。当你起心动念时,你就是在欺骗自己,因为你没有坚守现实,没有遵循觉知。只有坚守正念,在这里用功,你才知道佛法的真实,才知道什么是圣、什么是贤、什么是无为、什么是有为,才知道《金刚经》所说的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觉性 "必须空、明、净,不能染污,不能分心,不能昏沉,不能迷惑,必须万念俱灰,必须主宰一切。你是否经常审视自己的三业是否清净?如果不看,你就是流转生死的凡夫;如果看了,你就是解脱自在的智者。此心寂静,不能随妄念奔走,要迅速照破无明烦恼,是转识成智,是趋寂灭无为。出家人被称为 "人天大丈夫",能在心上下功夫,坚守正念,随顺觉性,明心见性,就是大丈夫。只有 "一念不生,万法无咎",无事可做,空明寂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所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烦恼即菩提,人人都能做到,就看自己做不做!

--------------------------------------------------------------------------------

(iii) 960902

佛法说 "心地法门",只有把精力用在心地,才是 "心地法门"。早晚课、诵经、持咒,乃至各种功德、各种善......,都是方便,现在回归自性才是究竟。祖师大德说:"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皆成"。当你静下来的时候,就像你现在打坐一样,你应该是寂静的,没有思维;没有思维就是身体,所以万法归于实相,归于身体。除了身体,还要有大悲心,才能体悟到 "全体大用",才能在动的时候体悟到一切善。何谓 "众善"?修一切善,则善无遗漏;断一切恶,则恶无遗漏;济一切众生,则众生无遗漏。修一切善,无善可修,归于心体,归于实际;断一切恶,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无恶可断。你平时忙于建道场、弘法利生、普度众生,这是福报,也是慈悲;而现在把精力用在参禅上,"万法归宗",这才是你向上、摆脱生死的终极之道。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六天时间转瞬即逝,如果你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尽快调整心态,向这个方向迈进。

佛法就是要悟心,悟心的本来面目,悟心的空性。妙法福田禅师还是学生的时候,有一次在客栈里发高烧,深夜口渴难耐。没办法,他只好摸黑到厨房找水喝,后来找到一盆甘甜解渴的水,一夜好眠。第二天回想起来:昨晚喝的水又香又甜,喝得很放心,疲劳也消失了,真是非常好喝。又去厨房找,想喝几口,发现,竟是一盆又脏又臭的洗脚水。就在我恶心想吐的时候,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洗脚水也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啊!原来洗脚水也有这么神奇的功效!

开悟时,禅师说了四句话。"昨天晚上喝的时候,水很甜;今天闻的时候,水很臭,让人恶心。然而,"净秽不在外境,而在自心。昨天晚上,我不知道这是洗脚水,就喝了,觉得很甜;今天,我知道这是一盆洗脚水,又生起了分别心、执着心、自利利他心,所以一闻到这水,马上就恶心。哪个是纯洁的?哪个是淫秽的?为什么昨晚还觉得它好喝、纯净?今天用眼睛一看,六根已与六尘分离,立即呕吐?同样是一壶水,为什么昨天你认为它是 "清净 "的?为什么今天你会觉得它臭呢?因为昨晚在黑暗中,眼睛看不清楚,白天一看,心不清净,"净秽由心定"。既然净秽由心,那么什么心才是真心呢?世间万法都是由我们的心产生分别、执着而创造出来的假名、假相、假有。因此,打坐时应不理会任何声音和境界,坚守正念,随顺觉性。当一个人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不仅仅是得到了它,而是--------------------------------------------------------------------------------

(iv) 960909

失去本心,即心生妄想、颠倒,起邪见、执着;口生恶口、两舌、妄语、五色;身不能住清净行。不悟,修行如负重;悟后,安住觉性,随顺觉性,所行即法。"不染凡夫心,即是无上菩提道"。凡夫心与佛心本是一体,但要想远离垢染,就必须调心,调心才能远离垢染,调口才能远离过失,调身才能远离违缘,这就是正知正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人的一生就不会空虚,否则就只是迷醉中的众生。这是过去、现在和未来诸佛所说,也是真正的佛法。

孔子自言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七十岁时,"从心所欲不逾矩",思想都是善念,行为没有违反任何规则。除了善念,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无念。蘧伯玉说:"人活五十年,知前四十九年之非。一个人到了五十岁,对过去四十九年的错误都了如指掌,时时刻刻都在反思、检讨、改正、规范、管理自己。我们不需要经过岁月的洗礼才能看清自己的错误,只要时时反省,保持思路清晰,处处管住自己,安住这颗智慧而不动的心,就能马上知道自己的错误。

六祖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有此心,即身成佛"。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如果这颗心不清净,我们要修清净心,就是生灭。有生就有灭,有成就就有毁灭。因为这个心是本来清净的,妄心是我们自己的妄心,是分别心生出来的,只要我们安住在本来清净的心上,"但以此心,直了成佛道",第一是体,第二是用。第一是体,第二是用。时时刻刻安住在觉性中,有妄想、有烦恼、有无明的时候,自己调节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这就是 "但凭此心,直了成佛"!

虽然这颗心本来清净,但凡夫的心有太多的妄想和执着,就像衣服穿久了,里面有灰尘没有洗掉,久而久之,污垢积聚成结,就不是泡一泡就能洗掉灰尘的,而是要泡一泡、刷一刷、加漂白剂才能洗干净。这件衣服就是本心,我们现在洗衣服、漂洗衣服,沉淀的就是这颗心。这颗心沉淀下来,有了智慧,就是佛的清净本然!如此用功,才不枉此生,否则不仅路途遥远,还会走错路。

进入禅堂,放下万缘,息灭狂心,息灭即菩提,坚守正念,随顺觉性,不惑不迷,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管现在用不用功,只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迟早一定会到家!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北京代放生协会 北京代放生协会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