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哪有代放生的地方,密宗祖庭:西安大兴善寺隋唐的皇家寺院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02-09 浏览:883次

一、正月十五代放生的益处

1、大兴善寺是隋唐皇家寺院,中国“释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隋唐帝都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位于长安城东靖善坊内(今西安市小寨兴善寺西街)。《长安志》卷七载:“寺殿崇广,为都城之最。”密宗的思惟精华是提拔能量,护国佑民。

2、密宗因修习三密(身密、语密、意密)瑜伽(相应)而获得知地(成绩),故名。密宗以为天下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制。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躲界;“识”为“心法”,属金刚界。两者都具有正在众生的心中。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手式或身体姿式,“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取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正在中国弘传地道密教(“纯密”)并正式构成宗派的,始于善无畏、金刚智、没有空等。唐开元年间,印度密教高僧善无畏译出密教典范多部,此中《大日经》成为密宗的“宗经”。一行撰《大日经疏》20卷,教授以胎躲界(理)为主的密法,是为中国密教正式教授之始。印度高僧金刚智来到洛阳宏扬密法。其门生没有空正在中国译出《金刚顶经》等,还成为密宗的关键典范。金刚智、没有空教授内容以金刚界密法(智)为主。没有空最著名门生是惠果。

3、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距今已1700余年,是西安现存汗青最悠长的梵宇之一。隋文帝开皇年间扩建西安城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与城名“大兴”二字,与坊名“善”字,赐名大兴善寺至今。

4、隋开皇年间,印度和尚阇那崛多、达摩笈多等先厥后长安,正在大兴善寺译经弘法。唐开元年间印度和尚善无畏、金刚智、没有空前后驻锡本寺,翻译典范,设坛传密,再经一行、惠果传承发扬,构成见多识广的佛教文化宝库――唐密,厥后又经空海、最澄等传之日本、韩国,再传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流布遍及,危害长远,大兴善寺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佛教唐密祖庭。

5、隋唐时期,长安释教风行,由印度来长安布道及留学的僧侣正在寺内翻译佛经和教授密宗,大兴善寺是以成为其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中央。2013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陪伴印度总理莫迪观光大兴善寺。

6、大兴善寺是一座具有中外危害的庙宇,1956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元。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

7、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265年—289年),初称遵善寺。

8、北周明帝宇文毓正在旧址为岳父制作陟岵寺,“陟岵”之名源于《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岵兮,展望父兮。……陟彼屺兮,展望母兮。”后因以“陟岵”为怀念父亲之典。

9、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诏建大兴城,敕令迁寺于新都,命为国寺。因隋文帝正在北周时原为大兴郡公,而寺址位于靖善坊内,故与“大兴”二字和“靖善坊”的“善”字定名。

10、《长安志》载:寺建成后,其正殿崇广为皆城之最,轨制取太庙同。大兴善寺开山鼻祖是灵躲大家,他是隋文帝杨坚的平民知友,同时任隋朝经管全国僧尼事件的昭玄皆僧官。后昭玄统僧猛、继任昭玄统昙延及其随员等均住本寺。开皇七年(587年),召慧远、慧躲、僧休、宝镇、洪遵、昙迁进京为“六盛德”,并有僧众300余人进寺扶养,令其为国行道。寺又创设译场,隋开皇时先后有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彦琮等译经于此。唐时寺正在长安城内靖善坊。

两、鳄龟能代放生吗

1、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太宗令以波颇主寺内译场。

2、唐中宗神龙年间,韦后追赐其父为酆王,改大兴善寺为酆国寺,唐睿宗景云元年,复古。

3、唐玄宗开元四年至八年(716年—720年),密教和尚“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没有空正在大兴善寺翻译密籍500余部,大兴善寺为长安三大译场之还成为中国佛教密宗圣地。日僧多有来此寺中住学者,圆仁、圆珍等人即于本寺受传密教,将密宗传布至海外。唐朝有许多墨客还为大兴善寺留下了闻名诗篇。卢纶《题兴善寺后池》中:“隔窗栖白鹤,似取镜湖邻。月照何年树,花遇几遍人。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崔涂《题兴善寺隋松院取人期没有至》:“青青伊涧松,移植正在莲宫。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没有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

4、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出名密教高僧没有空方丈本寺。没有空为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帝师,又曾取寺熟行息灾咒法,设灌顶道场取戒坛,正在中原首开灌顶之风。今后大兴善寺取青龙寺并称为密教之中间道场,一行僧人还住寺中研习天文数学并密法。

5、唐武宗会昌灭佛时,寺院损毁,至五代时,和尚被迫令出家,今后一蹶没有振,世几没有闻寺名。唐终墨客郑谷正在《题兴善寺》诗中描写了事先的情形:“寺正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藓侵隋绘暗,茶助越瓯深。巢鹤和钟唳,诗僧倚锡吟。烟莎后池水,前迹杏难寻。”

6、宋元期间,大兴善寺一向很冷寂,直到明清德满禅师才在此“更始梵刹”。

7、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云峰禅师居大兴善寺,脩制了殿堂和钟楼,宏扬禅宗。

8、清代时经由三次较大规莫的脩葺,第一次是清顺治五年(1648年),和尚麸斋脩建了方丈室、大雄宝殿和禅堂廊庶,面貌一新。第二次正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川陕总督笔贴式、安全纳等集资,先後脩建前殿、钟鼓二楼、大殿、十王祖堂、弥勒殿等修建,前後约十年才落成。

9、清同治年间,寺院修建再次被毁,仅存钟、鼓楼和前门。

10、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太虚法师和于斌、冯玉祥等人组织了中国宗教徒联谊会,并於1945年在大兴善寺创设了“天下佛学苑巴利学院”。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北京代放生协会 北京代放生协会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