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确指:揭示持志久远者堕入邪见的恶果,学道必须明了心性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07 浏览:250次

西方是真指": 久持其志,堕空邪见之恶果,明心见性之学道

菩萨示陈定耑曰 "汝父子能从吾道,甚为难得。然必久持其志,不可生觉求之念。志修二字,正如日用衣食之物可也。"

请看下面第五段:持志久远。这也是针对我们有些修行人:一开始发大心,中途就会懈怠--一天一个样。修行要有长远心,所以觉醒明王菩萨嘱咐陈定耑: "你们父子能依我教法,专念佛号,往生极难"。亿劫难逢。"但是,既然走上了念佛这条路,就必须长期坚持这个愿望"。这就是说,必须长期保持这种修道愿望,不能中途后悔和退缩。在无量劫的轮回过程中,我们哪怕用今生的一世--六十年、八十年--来专修念佛往生,求出轮回,也是值得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只要老老实实地念佛求生净土,不要有任何其他念头"。什么其他念头?比如感应 "走来走去,试图寻找感应,试图看到些什么,试图得到些什么--奇怪又古怪。" 在修行的过程中,他需要一些看似不寻常的东西,这就是寻求感应的思想。然后一心想求世间的人天福报,所有的持戒念佛、求生净土的修行应该在自己的心中实现。这种修行就像我们离不开阳光和空气一样,就像每天吃饭穿衣一样平常。要把念佛当成吃饭一样。有人会说:"吃饭有什么稀奇的?吃饭没什么稀奇的,但如果你不吃饭,试试看--你会饿死的。念佛有什么奇怪的?念佛并不稀奇,但如果不念佛,你的法身慧命就会永远沉沦。所以,念佛虽然是不稀罕的事,是很平常的事,但却是离不开的事。日日离不开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但我们往往会忘记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念佛,我们就会永远沉沦,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无论我们是否有车、有房,这都不重要。所以,你必须把它当作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吃饭来做。一辈子要吃饭,所以一辈子要念佛,要培养这种长远心。

菩萨对茶亭红的母亲说:"你一直有道念,却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令人深感遗憾。现在我就分别给你开示。你过去做比丘时,日夜精进修行。心生猛利,故于静虑中,忽生一念:'我何不速成佛道?'又一日,他听到'诸佛无相,即心即佛'的说法,又想:'既然万法皆空,我心即佛,又何必修行呢?我不知道这就是究竟空,这不是初入法界时容易说出来的。从此,这位比丘堕入邪见,不再精进,自称已证大道。就这样,他从迷失走向迷失,沉沦在漫漫长夜中。众生可悲!求道不遇真善知识,未必不落网,不可不慎。尔今知者,从昔见恶,报五漏故。正知之失,致遇邪师。毒刺亲身,岂能不怖?今当速发正信,一心忆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第六段是 "堕入空门的恶果"。这是指他陷入五阴魔障的情况,在这种禅定中,他突然产生了一种见解,说:"为什么我不能快快成佛呢?" 这种心开始产生躁动和妄想,也就是在这种躁动和妄想中,他听到别人说:"诸佛无相,即心即佛"。他一听,心想:"既然万法皆空--空寂无相,我心即佛,那我还修什么呢?我现在就是佛!" 于是,他开始陷入空性的邪见,也就是所谓的空性开放--破空。他没有意识到,在空性的真理中存在着真空。包含 "有 "的空叫真空,包含空的 "有 "是妙有。修行者对空性的认识不能是双重的,而必须既能看到空性,又能看到存在。既能照 "空",又能照 "有",既能遮 "空",又能遮 "有",方为中道正观。扫荡一切的空性,对于只是有点功夫的人来说,是很难给他讲清楚的。你讲空性,他就会执着这个空性,一旦执着这个空性,就会变成空性的病--空性的邪见。

这个比丘从此就堕入了破空的邪见,甚至他拨无因果,无善无恶,横扫一切,无佛可求,无众生可度,"我身如佛"。所以他自己还没有证道,还没有证得大道,他就说:"我已经证得大道了,我现在什么什么"。古往今来的禅宗门下,经常有这样的人,叫做狂慧,空腹高心,拨无因果,堕落大恶,肯定是堕落地狱的种子。这位比丘也是如此,"从迷惑到迷惑"--迷惑颠倒,执着于自己见解的正确性,非常傲慢,非常自负。他连十方诸佛都不见,耳中还能听到谁的话呢?从扇子到扇子,从此沉沦在无明的长夜--三恶道中。这就是非常值得怜悯的众生--那些在修行中没有遇到善知识的众生。"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因此,如果没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识,难免会陷入这种邪见的罗网。我们看吓死人的五十种阴魔,个个都说:"不具圣心,谓之善人"。于是就对这位聊红的母亲开示说:"你应该知道,因为你过去破了空性的邪见,所以得到了女人的果报。" 你看,他本来是个大比丘,现在却投生为女人。女人是 "五漏",也就是说,她成不了转轮圣王,成不了佛,......,甚至成不了魔王。女人的烦恼很重,女人的身体不能显现成佛。这是她的邪见所致。因为失去了正知正见,今生她又遇到了邪师,没有遇到正师。"你过去的这种因果就是你邪见的毒害。你已经亲身遇到了,亲身经历了,你现在不是心生恐怖吗?所以你现在要赶紧发起正信正见。" 正信正见在哪里?"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只要念佛,这句佛号就不会落空。这句佛号是阿弥陀佛证悟诸法空性而生的妙有。安住在这个 "妙有 "中,就等于经历真空,但不堕入真空--这句佛号也是灵明无碍的。因此,如果你一心忆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位仙人的朋友问他能活多久。菩萨说:"人命如朝露,浮沉无定期。梦里难逃,何须预先知?" 接着又说:"不要替他问日期,腊月三十手脚忙。" (这位朋友在第二年的腊月三十去世了)他听后,便请求开示。菩萨说:"元白,你要知道,学道而不明心,就像盖房子没有地基,渡水没有木筏。若想明心见性,就应该仔细观察,这个身和心是从哪里来的?若四大皆空,心由谁发?身心既是幻,尘世无差别。当下诸法从何而来?何处是尽头?若无生灭,则照与能照,皆无所依,方见真寂灭处。"

请参阅下文第七段: 明心见性学大道。我们在修习佛道时,应注意在当下澄明此心。"无学 "是八人之首。无学来问朋友的问题是什么?他问自己能有几世--能活多久?一般来说,人们在问问题的时候,都离不开这些东西:我能活多久,我的身体怎么样,我能不能生孩子--能不能生几个儿子,我的孙子能不能上大学?这些事情大多离不开这些人天福报的范畴。神仙的朋友问神仙:"我还能活多久?" 菩萨说:"人命如朝露,虚妄无常。人生无常,皆是梦幻泡影。" 这是当下的直接启示。"为什么你总是在这些毫无意义的梦境中追问?一切都在梦里,为什么要事先知道自己有多少生命?" 长寿或短命难道不是梦吗?即使你活得再长,也会像清晨的露水一样,很快就会消失!然后向他指出:你应该追求真实和有价值的东西。

念完这首偈子,又嘱咐他:"莫问他寿限,年三十,忙忙手脚收。" "大年三十 "是修行佛门的一句俗语。大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代表着他生命的终结。在生命的尽头,如果没有为这次死亡做好准备,就要去往未知的来世,难道不会恐慌吗?难道不会陷入恐慌和迷茫吗?"年三十 "代表着死亡的时刻。很多时候,古代大师们在讲授 "人生无常 "的时候,都会告诫我们,现在已经到了 "大年二十五",只剩下几天了。在座的各位,大年二十五这天,我们该做些什么呢?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但这句话却是双关语:一方面让他不要问,大年三十又让他 "手忙脚乱",意思是如果不修炼,一定会投胎转世;但这位朋友却真的在第二年的大年三十走了。

西方确指:揭示持志久远者堕入邪见的恶果,学道必须明了心性

听了菩萨的话,他意识到再去求预言自己能活多久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便请求菩萨指点迷津。菩萨接着说:"你应该知道,如果不了解这个当下的心,就去修习佛道,就像盖房子没有打地基一样,就像没有木筏就想渡过这条河的水流一样。" 这个宗门教义特别谈到:我当下的这颗心是什么?禅宗叫探究这一心,本教是一心三观,净土宗是六根普被,一心不乱。都是在当下体悟这一心。所以,要了解这个当下的心,我们就要很认真地 "观究"--观察和探究。我们一般人都是外向型的,每天关心的是五欲六尘,关心的是我的生意做得有多大,关心的是别人--别人是怎么回事,别人的是非对错。我很少关心自己当下的心,很少去思考:"我这四大身,地、水、火、风,我的思想意识,它们是从哪里产生的?思考这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是一种因果律。既然是因果律,那么我们的身体都不是真实的,分解成各个元素,并不构成我们的身体。无法分离 为什么众生如此执着于自己的身体?因为他们认为身体是真实的,但实际上身体根本不是真实的。我们要明白,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是虚幻的,而由这颗心所转化的依存环境--整个世界,甚至分析到一粒微尘--也是虚幻的。这需要高深般若智慧的穿透力。我们众生都认为物质世界是真实的,但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你分析一下这张桌子,这张桌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它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由什么组成?原子。原子由什么组成?由质子组成--由夸克组成。分析到最后一种中微子层次,即基本粒子层次,它是一种波动,是一种空洞的东西。物质世界是虚幻的,不存在客观性。

这张桌子原本并不存在,它是由所有元素组成的:有木头,有设计图,有木工做成的具有功能性的东西。实际上,这是一种因果律。只要是因缘法,自性本来就是空的。所以学佛一定要明白:无论是我们的身心,还是外面的物质世界,都是虚幻不实的。既然是虚幻的,那么包括我们的身心在内的这些物质世界从何而来?又去了哪里?其实,归根结底,我们根本无法找到它们的来处和去处。只能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往;生于当下,灭于当下。实际上,它是不生不灭的,其本质现状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归于空寂。既然不生不灭,那么对待能量和物体--能量和物体--发光--也就无所依凭。如果身心都无所依,那么我们所见、所闻、所感知的感觉又有什么真实性可言呢?如果皮肤不存在,毛发又如何依附其上?

明白了这一点,不管是什么色法,不管是什么心法--都是一种幻化,在幻化的刹那离开一切对待,那么在生灭、幻化的刹那,就能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这种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是我们无始以来成佛的因缘。楞严经》首先要求我们分清两种心:一种是我们执着的心,即生灭心;另一种是不生不灭的妙心,即涅槃菩提心,无始以来不生不灭。我们必须按照不生不灭的真心修行,才能获得不生不灭的果位。如果我们以因果之心修行,就不可能获得不生不灭的佛果,因为因果不相应,煮沙不能成饭--这就是真理。这就是对第一义谛的论述。如果你能深刻理解第一义谛,然后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能获得殊胜的往生--因为你有深厚的般若智慧。

--大安法师于2009年11月7日在秦皇岛开示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北京代放生协会 北京代放生协会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