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放生鱼的地方在哪,北京寺院文物记(续一)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10-27 浏览:961次

一、如何正确放生家兔

1、北京寺院文物记(续一)

2、十方普觉寺,在西直门外寿安山。寺创于唐,名兜率,元名昭孝,后曰洪庆,寿安,普觉则清怡贤亲王父子重修而赐改也。寺旧有两卧佛,俗呼卧佛寺。前殿者,元英宗至治三年冶铜五十万斤作。设提点所以司营缮。相传清乾隆游幸,疑为金造,于臂凿孔验之,白乳喷出,乃崇重不替。后殿者木造,唐制也,庚子之乱,日军辇运回国。胜利后,索取旧物,无人议及,可惜。殿前有唐植娑罗树,心空不死,其旁又生一株,夏初开花如镂玉,秋结实可治心胃疾。寺门旧有塔,早圯,明宪宗建如来宝塔,亦不知圯何时。近年土人于寺西掘地,得残额。西有大盘石,上建观音堂。其地树木幽森,泉水清治泠,行宫租与外国人消夏,观音堂遂被撤,民初失火,行宫尽毁,乾隆间曾有凤来栖之高松,亦半焦焉。

3、妙应寺,在阜成门内大街北,辽之白塔寺址,塔旧在寺右偏,今正当殿后。寿昌二年,为释迦佛舍利建,内贮舍利二十粒,香泥小塔二千,无垢净光陀罗尼经五部。元至元八年,世祖发视,石函铜瓶,香水盈满,色如玉浆,舍利坚固,灿若金粟,瓶底获一铜钱镌至元通宝四字,阅之愈加崇重。即迎舍利,崇饰斯塔,角玉杵,阶布石栏,檐柱华鬘,身络珠网,制度工巧,古今罕觏。十六年即其寺改建大圣寿万安寺,设影堂。明天顺元年,赐额妙应寺,清代屡加改建重修,颁赐藏咒,为喇嘛焚修之所。余屡访陈喇嘛于此,陈深通唐古忒文,所言亦多启发,勿谓密教之无人也。

4、天庆寺,在崇文门外药王庙西,即辽永泰寺址,金大安中,兵毁。元朝有僧普仁始来栖焉。先是普仁在云朔尝假息间,有以天庆名所栖而告之者,既至此,驸马高唐郡王出重币易是院为驻锡之所。逮甲申冬,皇孙噶玛拉出货泉二千五百缗,洎名骠仍命留守段祯詹事丞张九思,即所居徒蒇事,始于乙酉之春,成于丙戍秋仲。役作掘地得废钟,所刻天庆字者,盖大辽建号也。事梦既协,即为新寺名额。元王恽袁桷皆有记,字多漶勒不可辨。

5、殿西南有浴室,回回制,余尝入之,木门朱漆,其顶穹然,犹是寺之旧遗。明宣德嘉靖曾修之。天顺碑蹇英撰,嘉靖碑徐阶撰。

6、延寿寺,在琉璃厂东北延寿寺街。寺为辽刹,圣宗十二年,以景宗石像成,于寺饭僧。兴宗亦曾幸之,诏宋使于此观系鞠。宋童贯蔡攸帅师入燕,勒碑于寺纪功,将佐姓名备列。宋徽宗北狩居此。金人以汴京所收车舆器仗悉置寺,其地址宏敞可知,意今之,琉璃厂附近数街,皆昔之寺基,而今之寺,乃明正统间,太原僧湛然重建,仅其地之一部耳。今已为民人杂居,有明魏忠贤造铁炉兀立庭中。

7、双塔庆寿寺,在西长安街,本金大庆寿寺,创于金世宗大定二年。元皇庆元年程钜夫撰大藏经解,今佚。明正统中,王振重修,易名大兴隆寺,又名慈恩寺。太学生西安姚显疏言,王振竭生民膏血修寺,请自今凡内臣修寺院悉拆毁以备会廒之用,不纳。嘉靖间,寺废为射所,以讲武演象,后易名双塔寺,以寺有元僧双塔故。九级者,光天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塔:七级者,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塔。元王万庆撰海云禅师碑,在塔前。今其地租与人建屋经商,沦陷七中,近年万始访得,拓而传之。寺东有明末大学士范景文殉节处,有碣志之,今在寺外。(未完)

8、碧云寺在北京西郊香山的东北麓,坐西北而向东南,沿山坡而建,寺内殿堂随着山势层层上升。全部寺塔的建筑甚为壮丽。寺创建于元至顺中(1330—耶律阿利吉,原名碧云庵。明正德中(1506—御马监太监于经,将庵扩建为寺,并在寺后为他自己建造了生圹,准备为他死后葬身之地。嘉靖初于经下狱死,家产被抄没,寺圹未用。天启三年魏忠贤又就其庵道再加拓广,作为魏忠贤的生圹。崇祯元年忠贤被杀,也没有葬在此处。清乾隆十三年就其墓圹改建成金刚宝座塔,并仿杭州凈慈寺的罗汉堂的规模在塔东南建了一座罗汉堂,在寺东北建了行宫院,行宫院西有泉水,叫作水泉院,景色深幽。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灵柩停放在此寺中。后移葬南京紫金山,便利用金刚宝座塔作为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现在寺中各殿中的塑像,大致保存于经、魏忠贤二人拓建时的原塑,虽经过清代的修整,仍可体现明代艺人的巧思。

9、在进入雄立在高台上的寺门后,过桥为山门殿,殿中有二金刚力士像。左像左手抚杵,右手扬拳;右像左手平掌,右手扬杵。像高4·8公尺,衣服冠戴,彩画鲜明,花纹折迭,相貌威猛,充分显示作者的心思豪放和艺术精巧。

10、再进两旁是钟楼和鼓楼,中间是天王殿。其中四天王像已毁于北洋军阀时代,仅存中央铜铸的弥勒佛像(布袋和尚像),像高2·5公尺,甚为浑厚圆润,是明代精品。

二、2023年7月放生吉日时间表格

1、再进过鱼池石桥是大殿,额曰“能仁寂照”。殿还是明代建筑,单檐庑殿顶,前有月台。殿中奉三世佛:中央是释迦牟尼佛,左是药师佛,右是弥勒佛。释迦像旁侍立两罗汉、两菩萨,即左是迦叶尊者和文殊菩萨,右是阿难尊者和普贤菩萨,姿态优美,座下两力士尤佳。东西两壁塑十八罗汉,全部衬以山谷岩石,各罗汉旁都有侍者,姿态不形相如生,意趣悠然。惜经清代修整,有失其真,彩色亦过于纤巧。释迦像壁背后是观世音菩萨立像,四周衬以《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所说“救八难”的故事和龙女、善财童子、龙王、海神、天王、韦陀等像。殿中又有明嘉靖九年和崇祯二年铸铜钟各一口。

2、大殿前左右各有六角经幢一座,前三面有文,后三面无字。左幢刻尊胜咒,右幢刻大悲咒。殿后中央有碑亭一座,亭中是乾隆十三年碧云寺碑,碑阴刻弘历(清高宗)于同年所作游碧云寺诗。

3、亭后是菩萨殿,额曰“静演三车”,中奉五大菩萨塑像是:中央观世音菩萨,左文殊菩萨,再左大势至菩萨;右普贤菩萨,再右地藏菩萨,各乘狮象等坐骑。正当各菩萨之上、在殿枋间,有各个菩萨的小型塑像。东西两壁塑二十四诸天和四星像。

4、在诸菩萨像和诸天像的四周都塑有细小的人物故事像,如唐僧取经等,其内容难以究考了。

5、菩萨殿后是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中山堂。

6、中山堂后山上是金刚宝座塔,所谓金刚宝座塔是指印度菩提伽耶城的释迦牟尼佛成道处的纪念塔。凡是仿其式样而建的塔,便称为金刚宝座塔。登山以后首先有雕工精细的汉白玉石牌坊一座。牌坊面宽34公尺,高十余公尺,额题“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牌坊左右有石照壁,其上浮雕有人物像,左半段的人物题名是:陶渊明为廉,诸葛为忠、李密为孝、相汝为节;右半段为人物题名是:狄仁杰为孝、文天祥为忠、赵必为廉、谢玄为节。此照壁的背面左右各雕刻狮子。照壁的两翼正面都雕刻天马,背面刻有八仙。

7、坊内左右各有一砖建碑亭,亭中是金刚宝座塔碑,左是满文、蒙文,右是汉文、藏文。亭的结构极为特色,再进砖碑牌坊便是金刚宝座塔。

8、金刚宝座塔也是坐西向东,全高34公尺,是用汉白玉石砌成的。下是两层塔基,下层台基高16公尺,上层台基高5·42公尺,有石阶可上。塔基之上建石塔、也分两层。下层长方形,宽15·68公尺,深21·18公尺,周围雕刻佛像,分上下两排,中间隔以螭首。正面中为券洞,额题“灯在菩提”。门券上雕有飞仙、龙、凤、狮、象。门两旁下列雕弥勒佛(布袋和尚)、达磨祖师和四大天王,上列雕无量寿佛像九尊。其余三面,上下两排都雕释迦牟尼佛像,共七十二尊。南北两面是:西有七佛,东有三佛,中间有一分叉,分叉的两侧面各雕一佛;正面雕一佛,佛的两旁各雕一塔。如是上下两排相同,便有四塔;南北两面共计便有八塔,这象征释迦如来一生应化的八大处所:一降生处、二成道处、三转法轮处、四现神通处、五从牣利天下处、六化度分别僧处、七思念寿量处、八入涅槃处。在此八处都建有宝塔以为纪念,称为八大灵塔。在后面中央凸出,下列有一佛龛,龛旁各雕一花一佛,上列雕五佛,凸处两旁上下各雕两佛。龛中佛像现已不存。

北京放生鱼的地方在哪,北京寺院文物记(续一)

9、由正面的券洞内左右循石阶上升至塔上,又有石塔八座。最前方左右各一圆形梵塔,四面各依西藏密宗仪轨雕一佛母像。正面为叶衣佛母,右面为大白伞盖佛母,后方为救度佛母,右方为尊胜佛母。叶衣佛母是藏文名称。在汉文佛经中称为叶衣观音。形象是一面二臂,手中持药草。佛经中称其能除一切疾病。大白伞盖佛母,在汉文佛经中称为大白伞盖佛顶。其形象是三面六臂,左第一手持白伞,第二手持绳索,第三手持弓;右第一手持箭,第二手持金刚杵,第三手持旛。佛经中称其能除一切灾害。救度佛母在汉文佛经中称为多罗菩萨。其形象是一面二臂,手中持莲华。佛经中称其能除一切苦恼。尊胜佛母在汉文佛经中称为尊胜佛顶。其形象是三面八臂。左右第一手合持金刚杵与金刚索当胸;右第二手持佛像,第三手持箭,第四手与愿印;左第二手施无畏印,第三手持弓,第四手持宝瓶。佛经中称其能除一切障难。

10、梵塔之后,中央有一金刚宝座式的方塔。塔顶的式样,是中央两层方盘的柱体,四隅各一梵塔式的宝瓶。塔身正面有一佛龛,龛额上题“现舍利光”。佛龛内四壁都是石刻佛画。正面是一佛二菩萨,即是释迦牟尼佛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左右两壁有十六供养菩萨,分为上下两列,每列四菩萨。就是“法源、衣、密酒器、镜、涂香、灯、烧香、花、琵琶、笛、鼗鼓、腰鼓、嬉、戏、歌、舞”十六供养菩萨。龛内券门上刻有色、声、香、味、触五供养菩萨,门券下脚左右各刻一供养人。龛顶为圆穹形,四面各一佛。最上是藏文的毗卢遮那佛咒和药师佛咒。所有这些佛画都是根据西藏地区风格绘刻的,塔顶上左右两面各有三佛,与龛内释迦佛合成七佛。即是过去世的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楼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此塔的后面就是上升的蹬道口。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北京代放生协会 北京代放生协会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